1月6日报道,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声称,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电池,可以使智能手机充电一次续航五天,也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续航提高到1,000公里。如果该技术被广泛使用,将代表在寻求更绿色,更高效能源方面的重大突破。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团队说,他们所制造的锂硫电池是“世界上最高效的”,并且可以比传统电池高出四倍。研究人员说,他们正处于将该创新进行商业化的“边缘”。
大多数商用电池都是锂离子电池,但是锂硫替代品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,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。但是,锂硫电池的寿命往往短得多。它们已用于某些飞机和汽车,但先前使其大规模生产并逐步淘汰锂离子电池的尝试均失败。据法拉第研究所的电池专家称,锂硫电池的广泛使用面临着“主要障碍”,这源于硫的“绝缘性”和金属锂阳极的降解。
行行查,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.hanghangcha.com
锂离子电池由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、隔膜和粘结剂、导电剂等其他附属材料组成,在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体系中,常用正极材料为过渡金属氧化物,如钴酸锂、锰酸锂、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,常用负极材料为石墨、硅基材料等。正极材料本身的离子与电子电导率较低,电阻值较高,容易引起电极极片的极化,是限制电池充放电循环和倍率性能的主要因素。为了建立更高效的电池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导电网络和结构,通常需要在制作电极时加入一定量的碳类导电剂,在活性物质之间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形成更多的电子和离子通道,减小电极的接触电阻,加速电子的移动速率。
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资源的开采、加工;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锂电池材料、电芯和锂电池,下游应用广泛,主要包括消费电子、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产业,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锂电池分为储能电池、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三种类型,当前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已成为需求最大的应用领域。
动力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,可分为三元材料电池、磷酸铁锂电池、锰酸锂电池、钴酸锂电池等。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适宜的能量密度、安全性能、循环寿命和价格优势等,满足新能源客车等商用车使用需求。在补贴政策的支持,消费者对高续航里程、快充新能源汽车的需求,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对三元材料电池研发的突破和生产工艺的优化,三元材料电池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动力电池的主要类型。
行行查,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.hanghangcha.com
手机访问“行行查”小程序更方便